7月9日,一部微短剧因剧中角色的名字与多名公众人物谐音而在社交平台上引发讨论。
这部微短剧播出于今年六月,热度并不算太高。剧情大概讲述的是腾远集团研发无人驾驶系统的余程冬被宋明珠裁员,之后被骁米集团的董事长苏柒挖角,后来余程冬打败腾远集团并开除宋明珠。
有网友认为,这部短剧的角色名字出现的巧合未免有些太多,“余程冬”谐音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骁米集团”谐音“小米集团”,“苏柒”谐音小米汽车“SU7”,还有人认为“宋明珠”蹭的怕不是“董明珠”。“现在的短剧是会整活儿的,华为小米谐音梗都玩上了。”“短剧质量堪忧,啥活儿都整。”
陕西恒达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名公益律师赵良善认为:《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条规定,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以及《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七条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若使用谐音名字,使角色与公众人物产生强关联,并对公众人物进行了侮辱、诽谤等不当描述,贬损其社会评价,就违反了上述规定。
赵良善强调,就本短剧而言,若剧中角色的行为、性格特点、职业等设定,结合谐音名字,能让观众明显联想到特定的知名公众人物,且对该人物的名誉等造成负面影响,或侵犯其姓名权等权益,则构成侵权。比如,若剧中将“宋明珠”刻画成一个经营不善、决策失误的企业管理者形象,容易让观众联想到企业家董明珠,进而对其名誉产生负面影响,那么构成侵权是毋庸置疑的。
蹭着热点社会事件、公众人物制作的短剧数量相当多,尽管的确有部分短剧靠着蹭热度获得了可观的播放量和热度,但质量普遍不高,观众的口碑也比较一般。在今年六月高考期间还出现过一部蹭“高考”热点的短剧,其中出现了省检查组串通押送考卷司机偷考卷、组织集体作弊等离谱剧情,被不少网友吐槽“失智”,当前该短剧已无法在平台检索到。这部被认为有蹭华为、小米之嫌的短剧从剧情上看与大部分逆袭打脸套路短剧差别不大,走的也是“打工人被嫌弃后绝地逆袭狠狠打脸前东家”的模式,不管是蹭社会热点事件还是知名公众人物,剧情同质化、套路化,在市场上也很难灵光了。
无间:陈浩民上线,改变4人结局,蓝冰的真实身份让人意外
1302资讯2025-09-20周星驰巧遇五月天晒合照 自荐才艺想组成六月天
1300资讯2025-09-20肖战10秒哭戏火上热搜!新华社点名宣传,郑晓龙这次淘到宝了
1104资讯2025-09-20从入门到入魔,令人捧腹的邪门乐队电影
758资讯2025-09-20日本动画电影首日票房冠军!宫崎骏新作《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获高口碑 创造清明档新片首日票房新纪录 观众:一部不可错过的大师之作
707资讯2025-09-20北京市教委回应网红艺考生作弊:近日被多次反映,核查中
692资讯2025-09-20王海歌卸任华鼎奖主席,曾致力创建世界一流电影奖项
682资讯2025-09-20宋仲基女友正面照公开 曾当演员现在是英语老师
681资讯2025-09-20妻子情人同住一室,将私生子带回家养?杨议的“真实面目”被戳穿
678资讯2025-09-20佟丽娅清明节带9岁儿子阿那亚度假,儿子肉嘟嘟个头长得飞快
618资讯2025-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