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影院刷了一篇《流浪地球2》,说实话,从视觉效果来看,很震撼,大场面,大制作,高耸云天的太空电梯、竞相追逐的飞船无人机、惊心动魄的月球核爆等场景,均堪好来坞水平。但从故事情节来讲,没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出镜人物比较多,故事线比较乱。
再联系《流浪地球1》,就是两部电影衔接上是有问题的。本来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前传,两部人物、故事情节、故事场景有应互为铺垫与呼应的关系。很多前传中的人物,后传中沒有;后传中有的人物前传中沒交待。如人物中韩朵朵、李雪健主演的中国驻联合国代表等;前传中大量出现的宇宙飞船、太空电梯等在第一部没了踪影。希望拍摄《流浪地球3》时能注意后前的衔接。
其实抛开电影,从科幻小说的写作来看,《流浪地球》最大的问题是逻辑的自洽。当然也是所有科学小说应注意的问题,科技无论如何幻想,都要逻辑上自洽,理论上自圆其说,情节上附合规律和常识。《流浪地球》有两处这方面的的硬伤。
一是两部《流浪地球》都有偷换身份的剧情。第一部是刘启带妹妹韩朵朵偷外公的证件并制作假身份出地下城;第二部是支持数字生命的恐怖分子轻易假冒航天员身份进入太空电梯,炸毁太空电梯和空间站。这是不附合科学规律和生活常识的。在科技如此发达的时代,保密极别如此高的场合,会如此轻易用假身份进出?那个时候还有办假证的?人脸识别呢?指纹识别呢?甚至基因识别呢?
二是《流浪地球》的计划中,只考虑了地球用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流浪,飞离即将毁灭的太阳系,却并没有考虑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在流浪状态下的地球上如何生存?况且是要在茫茫太空中流浪2500年?此时的流浪地球,没有空气,没有太阳光照,或极寒,或极热,植物没有光合作用,能生长吗?没有了空气和粮食,人类还能生存吗?
有人说这是小说,沒错,小说是虚构的。但不管什么小说,一定要有基本的逻辑自洽,不要有逻辑漏洞和常识错误。科幻小说更应如此,在科学上如何猜想幻想都沒错,不一定说一定会实现,但一定要附合有相应的逻辑和发展规律,一定要有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时代背景与生活常识,其科幻中出现的黑科技和发明,一定要有不一定严谨但一定能自圆其说的理论依据。
《猎罪图鉴2》光凭这一个细节,檀健次这部剧就值得给个好评
308资讯2025-08-06没人敢“潜”的5位女星:明明没后台,但狠起来连王思聪都不敢惹
270资讯2025-08-06曝Melody被前夫起诉 称遭女方诱导签下不平等协议
268资讯2025-08-06选角审美有多重要,看短剧女主的颜值,给内娱审美上了生动的一课
265资讯2025-08-06阿里影业发布新港片片单 包含多部优质影片!
263资讯2025-08-06林靖恩称李坤城至死未获林父原谅 10年间从未联系
261资讯2025-08-06又一部惊艳新剧,第三集直接封神!
260资讯2025-08-06吴佩慈嫁入豪门的美梦碎了!13亿资产却被纪晓波偷摸抵押了
258资讯2025-08-06甜馨回应压岁钱争议:真把我逼到死路,我跟你们没完
254资讯2025-08-06第81届金球奖红毯|小李子杨紫琼玛格特等盛装亮相
246资讯2025-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