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是一则观影体验。
IMDB
诺兰是个奇才,也一定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的片子追求严谨的效果,可以和科学划上颤抖的等号。无论是《盗梦空间》,还是《星际穿越》,直至这部《信条》。
IMDB
科学原理在他的许多电影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比如《星际穿越》中的黑洞,以及《信条》中的热力学第二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事物的混乱程度、无序程度只会增加,不会减小。有人认为这为时间流逝指明了方向。比如覆水难收,以及破镜不可能复圆。顺着行,反过来就不可能。这是宇宙演化的大势,似乎不可能反转。但是科幻片总是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而且总是假设可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实现。
《信条》假设人类掌握了让时间流逝方向反转的技术,并把这种特性通过一个装置,附加在特定的物体或人身上,使因果律在这个物体或人身上反转。也就是说,能够把原因变成结果,把结果变成原因。所以在片中,反向子弹能够从弹孔退出进入枪管,倾覆的汽车能够自己翻回来然后完好无损地倒着开。这种假设,是一种对宇宙必然趋势的逆动,体现的其实是生命的终极意义——在终将归于寂灭的宇宙中逆流而上,反其道而行之,从无序中建立有序。
影片本身整体叙事风格写实,结构极为紧凑,甚至于有点过于紧凑。许多细节的前因后果并不作过多解释,或只用一两句话带过。对此没有心理准备,看到后面的确会觉得匪夷所思。
要想理解《信条》的时间线,可能需要一点帮助。我本来以为看懂了全部,直到有朋友发我这样一张图。看完后,整个人又立马感觉不好了。
但是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整体上大约是个闭环。剧中的时间流逝方向是可以随意改变的。当你以为是个结束,实际上却是个起点;当你以为是个起点,却实际上又是个结束。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假设。假如人类真的可以控制熵的变化,可以有针对性地在某个物体或人身上,控制时间的流逝方向,那世界又会怎样?会不会乱套?
IMDB
看这个电影,别高估自己的理解能力;也别低估自己的理解能力。想把每一处细节都理解到位,可能需要下点功夫;但把大致的剧情看懂其实并不难。
不可否认,这部片子带有一点实验性。其重点并不在于表达某种观点,或抒发某种情感。技巧的比重比较大。但轻轻松松,不动脑子就能看懂,从来都不是诺兰的风格。尤其是在科幻电影中,尊重科学原理,体现的其实是一种素养
《猎罪图鉴2》光凭这一个细节,檀健次这部剧就值得给个好评
300资讯2025-08-05没人敢“潜”的5位女星:明明没后台,但狠起来连王思聪都不敢惹
260资讯2025-08-05曝Melody被前夫起诉 称遭女方诱导签下不平等协议
259资讯2025-08-05选角审美有多重要,看短剧女主的颜值,给内娱审美上了生动的一课
259资讯2025-08-05阿里影业发布新港片片单 包含多部优质影片!
258资讯2025-08-05林靖恩称李坤城至死未获林父原谅 10年间从未联系
251资讯2025-08-05吴佩慈嫁入豪门的美梦碎了!13亿资产却被纪晓波偷摸抵押了
250资讯2025-08-05又一部惊艳新剧,第三集直接封神!
250资讯2025-08-05甜馨回应压岁钱争议:真把我逼到死路,我跟你们没完
244资讯2025-08-05第81届金球奖红毯|小李子杨紫琼玛格特等盛装亮相
241资讯2025-08-05